有意思报告

这届年轻人脱单姿势有多野(sāo)?

  2019-03-05 10:28:29


  攥着结婚证、牵着“准老公”走出民政局大门的时候,Lucy连自己接下来的婚礼发言稿都差不多想好了。按照惯例,这种动人时刻,通常是要以“感谢”为头,开始致词的。感谢父母、感谢嘉宾、感谢各位亲朋好友?

 

  不,Lucy首先会感谢的,是甜品站“第二份冰淇淋半价”。

 

  毕竟,她男人,是靠着拼单——拼来的。

 

  这种话,和小时候我们问父母:“我从哪里来?”,父母说:“你是从垃圾桶捡来的。”一样荒谬,但是它又是真切存在的。

 

  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北上广青年,下班后却为了一个半价优惠活动,相互搜罗同城志同道合的单身人士,一起凑单买冰淇淋。一二来去的,连带着感情也跟着升温了。

 

  “起初就是纯粹的“拼友”关系,后面发现他人也很贴心,顺着我拼单的频率,把我的生理期都记住了,每月到那几天就他主动闭麦了,还会偷偷给我买热饮。”处着处着,Lucy认定——就是他了。

 


  与这对小情侣拥有相同经历的,并非少数。

 

  当代青年,表面上恋爱绝缘体,背地里脱单“骚断腿”。

 

  在琼瑶小说和港台偶像剧的强势熏陶下,成长起来的80、90一代拒绝传统式相亲的安排,拒绝中规中矩的办公室恋情……习惯于剑走偏锋,”总以各种不正经的“姿势”寻找对象、展开恋情。

 

  1. “对象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快餐主义”

 

  2019,“一周情侣”话题阅读量突破8000万。

 

 

  平均每隔五分钟就有人发帖征求以“一周”为期限的假想男/女朋友,全国各地悄咪咪地掀起了一股“情侣速配”热潮。

 

  两个不认识的人,只要交换一下基本信息,看对眼了的,就可以当场以男女朋友的身份进入热恋模式,没有任何感情基础,也可以互相用“老公、老婆”相称。

 

  只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分离变成了“一周”不分离。

 

  恋爱跟速食快餐一样,讲究的是“饮后即焚”。

 

  看起来贼拉不靠谱的事儿,反倒成了社畜们的大型交配场,虚假关系里,不少人还真成了一对儿。

 

  赵金花就是其一,本来只是崇尚这种零风险、零负担的速配方式,结果在处了二十一个不同style的“男票”后,她和最后一位男嘉宾彻底走到了一起。

 

 

 金花女士对这段试错中萌发的感情很珍惜:“我嘴上傲娇,说自己只是玩玩罢了,实际上心里也曾期待过,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我的另一半,现在找到了。”

 

  虽然身边人常说“闪恋”是无花果,注定没有未来。但她觉得,爱情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时间长短,而是彼此“缘分的深浅”造就的。

 

  新潮离奇的速配社交,荒诞中又暗戳戳地透出一股耐人寻味的合理性。

 

  2. “我希望我的如意郎君,和我爱上同一个男人”

 

  一项社会新玄学表明:“追星的女孩太难泡”。

 

  现象背后的原因,却很少有直男会思考。当女生爱上了某位明星后,通常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——眼光更高、精力更少、情感需求变弱。因此在爱情上,她们的倾向通常只有三种:

 

  1. 母胎solo

 

  2. 设法让偶像爱上自己

 

  3. 与饭圈稀有物种——男粉丝在一起

 

  考虑到第一种的结局凄凉性,和第二种的实践不可能性,追星女孩们的择偶标准,开始秉持着“追星男优先”的原则。

 

  庞大的异性市场面前,追星从一项自我娱乐的闲暇活动,变成了一种新式脱单途径。聪明的男生,就懂得利用这种契机,与女孩搭构更多的话题空间,创造更多的约会时间,最终抱得美人归。

 

  在这一点上,当代屌丝男青年李大全同志,绝对称得上优秀的成功人士代表。

 

  当自己暗恋的女神爱上某男团小鲜肉后,大全查阅了很多该明星的相关资料,并经常以此为钥匙,尝试打开和女神聊天的话盒。

 

  他认为,与其指手画脚地抨击对方的追星行为“脑残”,不如顺着妹子的意思来——自己也尝试去了解喜欢女方追逐的爱豆,才是对她基本的尊重。

 


  和女神最后确定“在一起”是二月的时候,大全买了两张小鲜肉演唱会的门票,请她一起去看,当时现场气氛很好,趁着高潮,大全便顺势牵起了对方的手。

 

  新时代脱单,对症下药比门当户对更重要。

 

  3. “我听欧美,你听民族,咱两不是一路人”

 

  宇宙直女苏珊觉得:“一款音乐播放器的职责应该仅限于放歌”。而云数据时代的到来,让听歌行为,也成了一种被迫社交。

 

  每当年末时候,常用的音乐APP就会归纳她的听歌倾向和爱好,生成一份总结报告,再匹配拥有相同歌单取向的用户,推荐给她,试图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。这种行为起初在苏珊眼里,累赘又多余。

 

  结果,翻了个年,她对这种“社交匹配”感受,就变两字了:真香!

 

  在系统推荐的用户里,苏珊偶然发现有与自己品味存在99%默契率的男性用户,忐忑地尝试加了一下微信后,更是发现彼此啥都很聊得来。

 

  网恋奔现后,这段感情也得到了现实的认证,比起身边那些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男生,苏珊感觉男票和自己各方面都更加合适。

 

 

 比起亲自下场的广撒网式相亲,以歌单、影评、书评为考量基础的数据型恋爱成功率更高,自我脱单率也更高。

 

  喜欢泰勒斯威夫特的,机器不会给你匹配一个喜欢薛之谦的,喜欢《流浪地球》的,机器也不会给你推荐爱《捉妖记》的。

 

  “云社交”青年们只需依托大数据,就可以像筛简历一样,终会在一轮一轮后,筛到自己的意中人。

 

  ……

 

  这届年轻人,对于恋爱的选择渐渐偏向于“精神”和“行为”的双重契合,为了满足自己的理性需求,社交脱单的方式也跟着开始突破常规束缚,变得脱俗狂野。

 

  有意思报告温馨提示您:

 

  爱情就像打游戏,“组队”需谨慎。

 

  宁愿个人战,也别勉强配对“猪队友”,白送人头。